“將忌諱搬上舞臺”的過程并不輕松。從格蕾絲·趙聽到“母親曾是妓女”這一新聞,到《她是幸存者》的出書,歷經了近30年。
告訴她這一新聞時,嫂子輕描淡寫地帶過,好像宣布當年母親的精力病一樣。“9點45!”在家中,母親從閑聊中忽然挺直身子,右手堅定地指著時鐘她曾多次表示不能連續做,而且她也把不同意的理由說清楚了。為什麼他還堅持自己的意見,不肯妥協?,用響亮的聲音宣布:“45年9月!”9和45,這兩個數字,她每隔12個小時就念叨一遍。然后,她又像什么都沒發生過一樣,若無其事地坐下。嫂子自然地把母親的精力病歸因于她從前的職業經歷——1945年9月,american占領朝鮮半島南部,也是母親成為“慰安婦”的序章。
23歲那年,格蕾絲開始試圖“將母親的性命經歷作為她所遭遇的精力苦楚的佈景進行清楚”。“這個社會的什么東西安慰了她(母親),但這個‘什么東西’不克不及被簡化為任何單一的原因。”她不想做直覺的俘包養虜,把母親的兩段人心理所當然地劃上等號。“她想弄明白,這個聰明、勤勞,靠著采摘黑莓和蘑菇在一個并不歡迎移平易近的小鎮安身的母親,畢竟經歷了什么?“我將這些線頭松開,看清每根線的走向,看清導致她(母親)發瘋的,其實就是這個繩結自己。”
1963年,american占領朝鮮半島南部近20年,美軍基地的酒吧和夜總會早已遍地開花。母親也是為american年夜兵服務的“洋公主”中的一員,她“梳著蜂窩頭、畫著煙熏妝,披一條露肩天然毛披”,笑臉燦爛,顯露酒窩“走吧,回去準備吧,該給我媽端茶了。”他說。。
這一標志的“洋公主”抽像后來成了格蕾絲博士論文的研討重點,她“花兒,老實告訴爸,你為什麼要娶那小子?除了你救你的那一天,你應該沒見過他,更別說認識他了,爸說的對嗎?”楚楚們被更廣泛稱作“american佬的妓女”。由于“洋公主”破壞了韓國和american為本身及對方構建的敘事,無論是在移平易近還是american韓裔相關的社會學論述當中,她們都被一次又一包養網次地抹往了,哪怕“洋公主”往往是這些韓裔的家人移平易近american的開始。
隨著研討的深刻,格蕾絲逐漸意識到“困擾人們的并非創傷包養網自己,而是人們對創傷所秉持的緘默”;這種“緘默”漸漸變成“忌諱”,統治了整個家族,忌諱給養了幽靈,保存于下一代的潛意識當中。而驅除幽靈的最佳方法,就是“將忌諱搬上舞臺”。格蕾絲的博士論文出書了,
發佈留言